祝简
诗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操笔文章学古风,平生羞与腐儒同。 - 翻译:手持笔墨学习古代文章,我一生都羞于与那些迂腐的儒士为伍。 2. 相如虽有凌云赋,不及东方射守宫。 - 翻译:司马相如虽然有高超的文采,但仍然不如东方朔的射术精湛。 - 关键词注释: 1. 操笔文章:手持笔进行创作。 2. 古风:古代的风格或传统。 3. 腐儒:迂腐无知的读书人。 4. 相如:司马相如
诗词名《和常祖命二首·其一》的作者是祝简,具体创作于宋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祝简:宋朝时期的文人,与常祖有深厚的交情,此诗可能是他回应常祖的命题之作。 2. 诗句原文: 著书不得自名家,卷里蝇头散眼花。 未用一杯张翰酒,正须七碗玉川茶。 3. 逐句释义: - “著书不得自名家”:意指尽管有才华和能力撰写著作,却未能以此出名,即无法成为名家。 -
相国寺钟 寒鸡缩颈未鸣晨,已听舂容入梦频。 未必佛徒知警悟,祗能唤起利名人。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寒鸡:形容鸡因寒冷而蜷缩脖子的样子。 - 缩颈:指的是鸡因为寒冷或害怕而将脖子缩进身体中的行为。 - 未鸣晨:即在清晨时分还未打鸣。 - 未鸣晨:指鸡在冬天或者天还没亮的时候不会打鸣。 第二句: - 已听舂容入梦频:舂容指的是杵臼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连续不断。 - 入梦频
检旱 草树连云绿间黄,年饥村落自荒凉。 晚蝉抱树声声急,野菊迎人细细香。 注释: 1. 检旱:指干旱时节去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2. 草树连云绿间黄:形容草原上长满了绿色植被,与黄色的云朵相映成趣。 3. 年饥村落自荒凉:由于年岁饥荒,村落变得荒芜破败。 4. 晚蝉抱树声声急:傍晚时分,树上的蝉鸣声急促而有力。 5. 野菊迎人细细香:野菊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迎接着行人的到来。 赏析:
《下第鱼台东寺》是金朝诗人祝简的作品,其全文如下: 病眼逢花亦倦开,流莺飞去误相猜。 多情却爱僧堂燕,才得春风却再来。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病眼逢花亦倦开”: - “病眼”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的状态。 - “逢花”则是指诗人在生病或心情不佳时偶遇了花朵。 - “亦倦开”说明花朵虽然盛开但诗人却无心欣赏,可能是因为病痛或心情的疲惫使得他失去了赏花的兴趣。 2.
【赏析】 这是夏日的雨景,夏夜的雨来得突然、来得迅猛。诗人以“电掣雷轰”形容夏雨之来势如雷霆万钧,声震天地,以“晚来枕簟颇宜人”形容夏雨之夜的清凉宜人。而“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则描绘了夏夜大雨过后的景象。 全诗通过写夏雨,表现出一种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和谐之美。 首句写夏雨之快:“电掣雷轰雨覆盆”。闪电划破夜空,惊雷滚滚,雨点砸在头上,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这是多么急促
诗句原文: 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秋来杞菊能多少,欲助盘餐自不供。 译文: 雨后清寒满衣袖,雁南飞时天边云渐重。秋天来了,枸杞和菊花又能有多少,想要帮忙准备饭菜,自己却无法提供。 赏析: 这首诗是魏文帝曹丕的《杂诗二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和雁南飞的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微凉
【注释】 虚斋长铗短灯檠:虚斋,指书房。长剑,比喻高洁的志向。盏盏,指灯火。短灯,即短檠,指低矮的灯台。明月当窗夜气清:当窗,指在窗户前。夜气,指夜晚的气氛。清,指清明静谧。 却掩尘编时闭目:却掩,关闭。尘编,书卷、书籍。时闭目,即时常闭眼沉思。胡床独坐听秋声:胡床,一种矮小的坐具。秋声,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联“虚斋长铗短灯檠”写诗人在书房中独自坐着,以宝剑自喻
【注释】春日:春天的景色。莺语:黄莺的鸣叫声。莺,黄鹂的别称,也泛指各种小鸟。相喧:互相喧闹着。浩荡:广大无边的样子。落花细点:落花纷纷落在街道上,像细点一样。禁街,古代京城中的官道。尘,这里比喻落花。游丝飞絮:飘荡在空中的柳絮和杨花。狂随马:随风飘扬,像骏马般地奔跑。迟日:阳光温暖而柔和的时候。风欲醉人:春风拂面,令人如醉。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舟次丹阳 晨钟声中船头东,清霜夜雾月明空。 注释: - 晨钟声中船头东:描述早晨的钟声随着船只的行驶在东方传来,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清霜夜雾月明空:“清霜”指清晨时分的霜气,而“夜雾”和“月明空”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 译文: 船只在清晨的钟声中驶向东,船外笼罩着淡淡的霜气,夜晚的雾气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高启的作品,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