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 其三

雨岸溪纹蹙,风亭柳带萦。
借留无上策,送别有兼程。
望杳云间旆,班馀野外荆。
路从簪玉去,增我故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是宋朝诗人胡寅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怀。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东山,又号东山居士,北宋末期及南宋初年的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

胡寅的《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共分为三首,其中第三首尤为著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艺术造诣。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雨岸溪纹蹙,风亭柳带萦”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柳树轻摆的画面,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愁。

诗中“望杳云间旆,班余野外荆”一句,以远观云雾缭绕中的旌旗和近看野外稀疏的草荆,形象地表现了送别的场景,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与领悟。此外,“路从簪玉去,增我故山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离开而感到的孤寂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胡寅的诗歌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好评,其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出较高的成就。他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例如,“借留无上策,送别有兼程”一句中,胡寅巧妙地使用了“无上策”与“兼程”这样的词汇,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复杂心情。

胡寅的《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