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朝阳阁

潇水东来北流去,宛宛山城挟江住。
城中万瓦蔽雄观,江外千岩自幽趣。
朝阳近止潇之西,系舸扪苔上石蹊。
翠壁划开光黤湛,高萝垂覆绿冥迷。
排岩闯水飞栏出,挂插洄潭老蛟脊。
浑疑海蜃喷珠宫,复讶楼船褰绣帟。
鸣鸾佩玉不须论,西雨南云手覆翻。
寄语子牟来独夜,试看天阙瑞霞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朝阳阁》是宋朝诗人胡寅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潇水环绕山城的美丽景色,还展现了朝阳阁的独特风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来迁居衡阳。
  1. 诗歌原文
  • 潇水东来北流去,宛宛山城挟江住。 城中万瓦蔽雄观,江外千岩自幽趣。
  • 朝阳近止潇之西,系舸扪苔上石蹊。
  1. 诗歌注释
  • “潇水”指的是潇水河流,源自湖南省境内,向东北流入洞庭湖,最终汇入长江。
  • “东来北流去”描述了潇水的流向和方向,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宛宛山城挟江住”描绘了山城依江而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景象。
  • “城中万瓦蔽雄观”形容城中建筑的雄伟壮观,用“万瓦”来形容数量之多,突出了建筑的气势。“江外千岩自幽趣”则表达了江边千岩景色的幽静之美。
  • “朝阳近止潇之西”,说明朝阳阁位于潇水河畔的西侧。“系舸扪苔上石蹊”描绘了诗人在朝阳阁附近系船、攀爬石阶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历史的感慨。
  1. 作品赏析
  • 《题朝阳阁》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山城、江水、朝阳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山水画卷的壮阔。
  • 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1. 评析
  • 胡寅的诗作在宋代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题朝阳阁》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
  1. 写作背景
  • 《题朝阳阁》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诗人可能曾在朝阳阁附近生活或工作,亲身体验了那里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因此,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题朝阳阁》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宋代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