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真不去只谈空,近代禅林盛此风。
忧世最怜秦地老,指迷端有洽中公。
和马大夫辟佛五首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马大夫辟佛五首·其五》是宋代胡宏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背景:胡宏,字仁仲,号五峰,是南宋著名的儒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建宁崇安,幼时师从杨时与侯仲良,后成为张栻的弟子。胡宏的学问深受其父胡安国的影响,并且他本人也游历于衡山二十余年,最终因不愿为官而选择隐居。他的一生虽然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对儒释道融合思想的探索,使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概述:《和马大夫辟佛五首·其五》收录于“和马大夫辟佛五首”这一组诗歌中。这组诗体现了胡宏对于佛教思想的批判,他认为佛教教义如高谈性命、支遁之流缺乏实际效用,且不能真正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和。胡宏通过对佛教的批评,表达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推崇,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理学家对于儒学复兴的努力和对佛教挑战的回应。
主题思想:《和马大夫辟佛五首》的主题集中在对佛教的批判以及儒家思想的弘扬上。胡宏认为佛教徒过于沉迷于空谈,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实践的重视,强调只有通过内省和修行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和智慧的提升。
《和马大夫辟佛五首·其五》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上的佳作,它更是宋代理学家胡宏对于当时社会上宗教思想泛滥现象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儒学的发展,还能进一步领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