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东池坐客赋诗次其韵

逐客生涯一钓篷,野塘幽绝小楼东。
柳边新过清尘雨,水面徐来送月风。
逸兴似穷千里远,胜游还复五人同。
子皮已结烟波社,白酒何妨日日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东池坐客赋诗次其韵》是宋代诗人胡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泛舟东池坐客赋诗次其韵》是一首描绘诗人胡铨在东池泛舟时闲适生活状态的诗歌。

从创作背景上来看,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胡铨的一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南宋时期,胡铨经历了由进士到被贬、再到复官的过程,其个人命运的变化也反映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这首诗可能是胡铨在经历政治风波后,以渔舟为伴,寻找内心平静的一种寄托。

就作品的内容而言,“逐客生涯一钓篷”这句表达了胡铨虽然身处逆境,却以钓鱼为乐,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野塘幽绝小楼东”则描绘了东池的环境,宁静而僻静,小楼坐落于此,景色宜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胡铨在特定环境下的心态和感受。

再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这首诗的构思精妙,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特别是“逸兴似穷千里远,胜游还复五人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的志向。

就历史影响而言,《泛舟东池坐客赋诗次其韵》作为胡铨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诗中的意境、情感以及哲理,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泛舟东池坐客赋诗次其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深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