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
金象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
三老未应输二老,兹游奇绝永难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
金象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
三老未应输二老,兹游奇绝永难忘。
《与正觉长老同游蒋山》是宋代诗人胡铨的作品。
诗中“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表达了诗人对两位禅师的赞赏之情。宝公和赞公都是禅宗高僧,他们住持的寺院被称作宝公房和赞公房,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突出了两位高僧在修行上的成就以及对后学的深刻影响。“金明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描绘了蒋山的自然景观之美,其中“金明”可能是指日出时分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的山峰,而“妙高”可能指的是山之高耸入云,令人惊叹。同时,“木犀”则指代山间飘散的木犀花香气,象征着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诗人用“蜡屐”这一古代登山时穿着的装饰物来喻指自己,表达了尽管年岁已高,但仍有壮志未泯,愿意再次攀登高峰的积极态度。
胡铨的《与正觉长老同游蒋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风采,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自然和谐与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