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书事

六代风流最永嘉,郁葱胜气隐晴霞。
折冲樽俎神俱旺,表里山河险莫夸。
几缕碧烟迷杏眼,半篙清涨减蒲芽。
歌声已得檀郎怨,四海而今再一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书事》是宋代诗人胡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胡铨,字邦衡,宋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慷慨激昂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铨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其中《金陵书事》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
    六代风流最永嘉,
    郁葱胜气隐晴霞。
    折冲樽俎神俱旺,
    表裹山河险莫夸。
    几缕碧烟迷杏眼,
    半篙清涨减蒲芽。
    歌声已得檀郎怨,
    四海而今再一家。
  3. 诗歌赏析:胡铨的《金陵书事》不仅是一首描绘南京(金陵)风貌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诗中的“六代风流最永嘉”表达了作者对南京悠久历史的赞美与怀念,而“折冲樽俎神俱旺,表裹山河险莫夸”则透露出作者对当时国力强盛、军事防御坚固的自信和自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
  4. 创作背景:胡铨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多难的时期。作为一位深具忧患意识的文人,胡铨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金陵书事》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初年,当时金兵南侵,宋王朝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铨的诗歌不仅是对南京美景的赞颂,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5. 文化意义:《金陵书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通过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描写,胡铨向人们展示了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金陵书事》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受到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更以其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研究宋代及中国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