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云上人

君不见昔日中岩印元发,声名宇县何煌煌。
层冰莹骨语秀静,松风入齿诗清狂。
有时健笔赋岩石,天地万象随低昂。
儒流稽首颂舌相,往往谓带花木香。
自从别我无消息,江鳄无情江浪黑。
至今夹岸枫林青,岁老迷魂招不得。
古来英才多薄命,杳杳湘潭丝五色。
世间妙质便恐无,使我哀吟缠八极。
岂料嘉川馀旧游,云来云来开我愁。
时吐芳鲜恣吞嚼,软语仿佛从汤休。
劳生乾坤我已倦,饮半一啸沧浪舟。
三峨联子憩寂寞,下视华屋皆山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云上人》是明代诗人陈继儒创作的一首六言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陈继儒,明代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他是明朝的著名文人、学者,曾担任诸生。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和书法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 作品风格:陈继儒的诗歌多采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云去云来空谷,碧苔暗生茅屋。 日斜一卷法华,坐对飞泉自读。
  • 翻译:云朵在山谷中来去无常,绿苔覆盖着破旧的茅屋。太阳西斜时,我翻开一本法华经,静静地坐着,让清泉声陪伴我阅读。
  1. 诗歌内容分析
  • 自然描写:诗歌开篇通过“云去云来空谷,碧苔暗生茅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精神追求:接下来的“日斜一卷法华,坐对飞泉自读”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内心的平静。他选择在日落时分静坐,通过阅读《法华经》来寻求心灵的宁静。
  1. 主题与思想
  • 超脱世俗: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 内在修养:诗中的“坐对飞泉自读”暗示了诗人通过独处来修炼内心,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碧苔”、“飞泉”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简洁的词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体现了明末文人的文学风格。

《赠云上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修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明末社会文化的一种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