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县宰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
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
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
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县宰》是宋代诗人夏竦的诗作。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讨论:

  1. 作者简介
  • 夏竦,北宋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才华著称。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其中不乏咏史抒怀之作,展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政治理想。
  1. 诗歌原文
  •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
  1. 诗歌赏析
  •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这句反映了夏竦对基层官员职责的认识,即即使俸禄不高但能够贴近民众,这样的工作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 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描绘了乡村与城市景象的差异,乡村宁静而城市生机勃勃,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与城市的对比观察。
  • 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表达了对官员清正廉洁的期望,书籍少受虫蛀,办公环境整洁有序。
  • 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考满”可能指的是官员任期结束,“留碑去”意味着留下政绩以激励后来者。这句话强调了官员应留下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功绩,更是精神上的启迪。
  1. 写作背景
  • 根据文献记载,该诗可能是在夏竦任县宰期间所作,反映了他作为地方官员的职责和思考。
  1. 作品特点
  • 夏竦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官员工作的深刻理解。
  1. 文化影响
  • 《赠县宰》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宋代官场生活的珍贵资料。

《赠县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夏竦的文学才华,也是研究宋代官场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