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道澄

闻说虞山有道澄,白云深处不闻扃。
自言古佛何为者,只是无心一老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僧道澄》是宋代诗人孙谔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僧人道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修行境界的赞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孙谔,字元忠,宋时睢阳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仕于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并在元佑年间因反对元祐党而被免官。在绍圣中,他因反对章惇等人的政治行为而被出知广德军、唐州,提点湖南刑狱等职。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但也以耿直和气节著称。

  2. 诗歌原文
    白云深处不闻扃,自言古佛何为者。 只是无心一老僧。

  3.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的“白云深处不闻扃”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白云深处似乎隔绝了世间的喧嚣,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表达敬仰和赞美:诗中提到“自言古佛何为者”,这表达了诗人对道澄禅师高超修为和禅定功夫的赞赏。
  • 哲理意味:“只是无心一老僧”则透露出禅宗的空灵与无我,强调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对道澄禅师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
  1. 写作背景
  • 《赠僧道澄》作于宋代诗人孙谔任太常博士时期,后因政治原因被免官,可能在此期间创作了此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 诗中的“白云深处不闻扃”可能反映了诗人身处政治风波中的心境感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1. 历史评价
  • 诗评家认为《赠僧道澄》是孙谔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 诗中的禅意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真谛的理解。

《赠僧道澄》不仅是一首艺术上成就较高的诗歌作品,更是承载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形式,还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生命、修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