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妻兄张伯高 其一

千里三年别,轮肠日万周。
交亲谁得似,声气早相求。
把手儿能笑,开樽妇可谋。
天寒须且住,未放剡溪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妻兄张伯高其一》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兄长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留妻兄张伯高其一》通过描绘与妻子兄长张伯高的交往情景,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亲情和对朋友之间的真诚关怀。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身志向的坚持。

诗中的“叹息青云器,功名指掌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前途的深切关注。在古代社会,功名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孙应时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青云之志”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壮志未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星星今一老,衮衮看诸公”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句中,“星星”喻指昔日的青年时代,而“衮衮”则形容众多的人群。这两句诗传达出了一种对过往青春岁月的留恋,以及对当下已变世界的无奈接受。

“饮剧休辞醉,文高不送穷”体现了孙应时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在面对生活的起伏不定时,他选择保持乐观,不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追求。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

“丈夫心事在,未许俗人同”彰显了孙应时作为文人的独特性格。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志向,不愿意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于自己内心理想的坚持,以及对于不同寻常的人生选择的执着。

《留妻兄张伯高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