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杂兴 其二

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
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通鉴杂兴 其二》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对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

在阅读《读通鉴杂兴 其二》时,需要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孙应时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剧烈、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文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观点。

孙应时通过《读通鉴杂兴 其二》传达了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评。诗中提到“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暗示了官僚体系的繁琐和效率低下,而“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则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读通鉴杂兴 其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语言风格上。孙应时运用了朴素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现实状况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通鉴杂兴 其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作者对时代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