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
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注释】
簿书:文书;君房:汉代刘向,字子政,曾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谏大夫、丞相司直,后为中垒校尉。他著有《新序》、《说苑》等书。《通鉴》: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杂兴:即杂记或随笔。其二:作者在《和答王定国见寄》诗中有“君家二老如君少”句,此处是说王巩与王定国两位老友。狂奴:指刘秀,字文叔,西汉末年的开国皇帝。公元25年被封为汉高祖。
【赏析】
本篇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写的。诗人以“狂奴降”四字赞扬了王巩。王巩字定国,是北宋著名的文人。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经常到苏轼家做客。苏轼很欣赏他,常与他交游。这首七律,就是苏轼应王巩的邀请而写的一篇应酬之作。开头二句:“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意思是说,你(指王巩)的文书堆积如山,忙碌得汗流浃背,哪能想到我(指苏轼)会有如此大的权力,以至于像刘秀那样,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甘愿屈居你的下位呢?“簿书”指朝廷的公文、奏章之类。“君房”,这里泛指王定国。“君房”也是对王巩的尊称。“那得”,怎么能够。“狂奴”指刘秀。刘秀原是东汉开国皇帝,后成为西汉的宗室后裔。他曾经降职为更始帝刘玄的侍从郎官,后来重新起用为太傅,封为长沙成侯。公元27年,又升任大司马,封为淮阴侯。公元29年,他率领军队进入洛阳,迎接更始帝回长安即位,改元为建武。公元31年,他又迁都于部,改元为中元,并开始建立汉朝的政权。后来,他被拥立为皇帝,史称刘秀。公元48年,刘秀病逝,谥号为光武帝。“降”指降低身份。“努力诸公”四句:意思是说,请你(指王巩)努力干吧,不要让我(指苏轼)再去做台阁官了。“诸公”指当时的名士、达官贵人。“努力”,要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台阁”,这里指中央官署。“桐江”,指桐庐江。桐江发源于安徽歙县,注入浙江杭州湾,全长1600公里。“不烦鱼雁到桐江”,意为你不必再派人去桐江送信,因为我已经办妥了。“鱼雁”指书信。“到”指送。
这首诗是一首酬酢赠答诗。首句点题,说明酬唱的对象是王巩。第二句承上启下,表明自己的谦卑。第三句点明酬唱内容,表示要为王巩效力。“努力诸公”四句,表明自己已经把官职让给了王巩,不再去担任高官。最后一句表明酬答的意思。全诗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