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 其一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醲。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应时,字不详,号东阳先生,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其一》:

  1. 作者简介
  • 孙应时(1230-1313),字不详,号东阳先生,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及文人。他在任内以清廉著称,其政治理念深受民众爱戴,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疾苦。
  1. 诗歌原文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醲。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2. 诗意解析

  • 君侯古循吏: 描述彭子复(作者)是一位古代典型的循吏,即遵循传统规矩,勤勉办事的官吏。
  • 及物如春醲: 比喻彭子复在处理事务时如同春天般温暖且富有生气,能够深入人心,使百姓感受到温暖。
  • 民间自宁一: 表明在彭子复的统治下,民间得以和平稳定,秩序井然。
  • 堂上何从容: 表现了彭子复在高位上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与从容不迫的态度。
  • 平生眼中人: 暗示彭子复不仅是位有才干的官吏,更是人民所珍视的朋友或亲人。
  • 此尹未易逢: 强调彭子复的人品和才能难以找到可比拟的人选。
  • 吏道益可悲: 指出在官场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做法愈发悲哀,反映出作者对官场腐败的忧虑。
  • 非君吾孰从: 表达出如果没有像彭子复这样的清官,作者将无法追随和效仿。

这首诗歌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待。通过欣赏和研究这类文学作品,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