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通判挽词 其二

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翁通判挽词其二》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

徐玑作为宋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首诗中,徐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怀念。诗中的“楼上饮”、“分韵正秋深”等词汇,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还透露出一种文人骚客的雅致情怀。

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例如,“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这两句,不仅勾勒出了一幅与友共饮、吟诗作对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再如,“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格的怀念和敬仰。最后,“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氛围。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徐玑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