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遇坎与乘流,入则藏脩出则游。
风顺鹍鹏须击海,时来蟋蟀自吟秋。
教经已胜金籯赠,遗锦惭无玉案酬。
着脚兰台自今始,悬知下笔不能休。
酬杨直 学 其一
介绍
《酬杨直学》是宋代诗人徐鹿卿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八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人生遇坎与乘流,入则藏脩出则游。
风顺鹍鹏须击海,时来蟋蟀自吟秋。
教经已胜金籯赠,遗锦惭无玉案酬。
着脚兰台自今始,悬知下笔不能休。
四海声名扬道州,亭亭心干凛高秋。
耳孙自是千人杰,骨相当为万里侯。
春入草堂清梦透,名登桂籍暗香浮。
锦囊正恨新诗少,说与奚奴取次收。诗歌赏析:《酬杨直学 其一》通过“人生遇坎与乘流,入则藏脩出则游”开篇,巧妙地将人生的起伏比作自然界的水流。这种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经历的复杂多变,还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诗句如“风顺鹍鹏须击海,时来蟋蟀自吟秋”,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境遇的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樵友,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他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其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徐鹿卿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诗歌,他还著有《泉谷文集》,展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入挖掘和独到见解。诗歌创作背景:
《酬杨直学 其一》的创作背景也颇为丰富。据资料显示,徐鹿卿曾担任过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等职,其一生经历了多次官场沉浮,但始终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忱和才华。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或退休之后所写,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一位文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风貌。诗歌的艺术特色:《酬杨直学 其一》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的起伏、自然的流转以及学问的修炼都纳入一个宏大的框架中,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诗意。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精炼,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打磨,既符合诗歌的韵律要求,又能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酬杨直学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