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提举陈秘丞 其一

南极星高月一弓,天将好事庆仙翁。
朝中诏遣鲜于使,境上民争正献公。
葵藿倾阳清瘴雾,旗幢盖海飏薰风。
梅关南北俱和气,祝寿欢声两处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提举陈秘丞其一”是宋代诗人徐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和对盛世景象的喜悦。徐鹿卿,字德夫,号泉谷樵友,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以典雅著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廷庆生之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繁荣盛世的景象。

“南极星高月一弓”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将高挂于天空的南极星与圆润的月亮相比,形象地描绘出天象之美。接着,“天将好事庆仙翁”则直接表达了朝廷对于这位寿提举的厚爱和祝福,暗示这是一件喜事,为寿提举增添了荣耀。在诗的下句中,“朝中诏遣鲜于使,境上民争正献公”,进一步描绘了朝廷中的使者以及地方百姓对此事的热情参与。这里的“鲜于使”可能是指某位朝廷中的使者,而“正献公”则是指寿提举本身,意味着他受到了极高的尊敬和赞誉。

诗歌中的“葵藿倾阳清瘴雾,旗幢盖海扬薰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向日葵倾斜着太阳的光辉,驱散了瘴气的阴霾;旗帜如海洋般覆盖大地,带来清新的微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喻着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梅关南北俱和气,祝寿欢声两处同”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景象的高度赞扬,认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充满了和谐之气,人们共同庆祝这一盛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咏物诗,更是一种对盛世风貌的赞颂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徐鹿卿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传世之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