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芳洲兰花

残雪消阴崖,柔风被晴麓。
兰根得天和,芳蕤出丛绿。
澹然如幽人,皎皎在空谷。
味薄趣自长,香远韵更足。
尚嫌荃惠伍,肯与桃李渎。
中洲有吟仙,自爱称初服。
丘壑赏孤清,泥涂怜久辱。
乃知松柏姿,均此受命独。
石君瘦欲涸,毛颖老不沐。
为子操猗兰,清商出枯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瑞的《次韵芳洲兰花》是一首描绘兰花的古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写与人格化的比喻,展现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高尚情怀。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徐瑞,北宋时期人,对诗词有较深的研究和创作。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表达情感。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尚嫌荃蕙伍”,可推测其创作于宋代,此时文坛上已有不少对自然美进行描绘的作品。
  1. 诗句解析
  • 残雪消阴崖:描绘了春天来临,寒雪融化的景象。
  • 柔风被晴麓:描述了春风拂面的温柔感觉。
  • 兰根得天和:指兰花的根吸取了大自然的滋养与和谐。
  • 芳蕤出丛绿:表明兰花在繁茂的绿叶中显得生机勃勃。
  • 澹然如幽人:形容兰花淡雅宁静,如同隐逸之人般高洁。
  • 皎皎在空谷:形容兰花洁白而明亮,仿佛在幽静的山谷中独自绽放。
  • 味薄趣自长:意指兰花虽香气淡而不张扬,但内涵丰富,自有其生长之道。
  • 香远韵更足:暗示兰花香味持久,韵味悠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1. 文学价值
  • 象征意义: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坚韧和谦逊的品质。通过这首诗,徐瑞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 艺术风格:徐瑞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之间的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高洁。
  1. 影响评价
  • 文人墨客的推崇:许多文人墨客对徐瑞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诗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 后世传承:徐瑞的《次韵芳洲兰花》作为宋词的代表之一,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次韵芳洲兰花》不仅是一首描绘兰花的诗作,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象征。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徐瑞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