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消阴崖,柔风被晴麓。
兰根得天和,芳蕤出丛绿。
澹然如幽人,皎皎在空谷。
味薄趣自长,香远韵更足。
尚嫌荃惠伍,肯与桃李渎。
中洲有吟仙,自爱称初服。
丘壑赏孤清,泥涂怜久辱。
乃知松柏姿,均此受命独。
石君瘦欲涸,毛颖老不沐。
为子操猗兰,清商出枯木。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芳洲兰花》。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残雪消融,阴崖变晴。
- 柔和的春风抚过晴朗的山麓。
- 兰花的根汲取了大自然的和煦,绽放出繁茂的花蕾。
- 淡雅宁静如同一位隐居的隐士,洁白明亮地生长在空旷的山谷中。
- 兰花虽味薄而香远,韵味却更加悠长。
- 还嫌那荃惠、伍(一种香草),甘愿与桃李等俗花为伍?
- 中洲有吟咏仙风道骨的诗人,自爱其初服新衣。
- 丘壑之间欣赏孤高清雅,泥涂之地怜惜久受屈辱。
- 由此得知松柏之姿,均能承受天命之独。
- 石质的君子瘦弱到快要干涸,毛笔之尖老朽不沾水。
- 为儿子操持这猗兰之志,清音从枯木里传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兰花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孤独位置,表达了对兰花高洁品质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译文:
残雪消融,阴崖变晴。
柔和的春风抚过晴朗的山麓。
兰花的根汲取了大自然的和煦,绽放出繁茂的花蕾。
淡雅宁静如同一位隐居的隐士,洁白明亮地生长在空旷的山谷中。
兰花虽味薄而香远,韵味却更加悠长。
还嫌那荃惠、伍(一种香草),甘愿与桃李等俗花为伍?
中洲有吟咏仙风道骨的诗人,自爱其初服新衣。
丘壑之间欣赏孤高清雅,泥涂之地怜惜久受屈辱。
由此得知松柏之姿,均能承受天命之独。
石质的君子瘦弱到快要干涸,毛笔之尖老朽不沾水。
为儿子操持这猗兰之志,清音从枯木里传出。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兰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