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
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闲。
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
诹求逮耆耄,采录及蒯菅。
论述本至公,不待润与删。
居然是传信,可但起浇顽。
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
周旋得所愿,欣快忘幽孱。
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
佳兴殊未极,延缘念当还。
呼童夙严驾,东明映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出自《列子·汤问》。该诗为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内容如下:

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王世贞

余自入都门后,每有新篇成,必令诸公传录。

今年六月,始得脱去,复游西湖。

舟中与仲咸、仲隆、子固、伯衡诸君饮于小筑,因出近作。

仲咸曰:“此文当与《水浒》并行。”

遂各赋一绝句云:

“西风吹老洞庭秋,一夜湘君十二楼。

欲识西湖真景主,石篑先生字未休。”

仲隆曰:“我辈文章无古今。”

伯衡曰:“吾侪心迹合三皇。”

子固笑而颔之。

余亦自喜,乃为题壁曰:

“风露浩然气不平,是非颠倒总难明。

何须更上高楼望,自有青山绿水流。”

又书数语于后云:

“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不知其果能如是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