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将入海,金山中斥攫。
近樵得雁荡,平地风落落。
狞儿一称绝,如夔理舜乐。
那知嵩石淙,视彼削则削。
两处各瑰俊,一旦得磅礴。
水从嵩阴来,到此几溪壑。
势尽划纵横,天地自开凿。
腹背涵丛峰,星斗俱漠漠。
波摇下嵚崟,云度上岞崿。
为山无麓趾,突兀便可乐。
北首揖三顶,雁行共辽寞。
睥睨万培塿,飘然风中箨。
莫言聚石耳,乍如五阴剥。
试观烟霞生,如莲敷青雘。
非山亦非石,水亦非激跃。
痴龙有路寝,醉蜃不收阁。
因得为人戏,何处颜色怍。
或疑上帝宫,盆山映丛薄。
盲风吹下将,尘世暂斟酌。
又疑涿野战,行阵龙虎作。
过怒禁不散,结此空黝噩。
宁论八阵图,水来俄而却。
惜哉游者稀,元老情不恶。
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是宋朝诗人晁说之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也是宋代文人对山水自然的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表达。
晁说之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美学特征。诗中不仅描绘了岷江与金山的自然景致,而且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诗中提到的“狞儿一称绝”,以及“嵩石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审美框架,触及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哲学和艺术境界。
晁说之的《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体现了宋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倾向。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在这一时期内形成了一种崇尚个性、强调创新的文化氛围。晁说之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风貌。
《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也让人们对宋代的诗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美的赞美,更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