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铅山周尉

风烟古上饶,属邑寄山椒。
仇览同栖棘,陶潜共折腰。
安舆方就养,黄绶岂辞遥。
善绩青箱业,兴廉有汉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铅山周尉》是一首宋朝的文学作品,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下面将对《送铅山周尉》作简要的介绍:

  1. 作品原文及鉴赏:《送铅山周尉》全文如下:
    风烟古上饶,属邑寄山椒。
    仇览同栖棘,陶潜共折腰。
    安舆方就养,黄绶岂辞遥。
    善绩青箱业,兴廉有汉条。

  2. 作者背景: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号元献,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晏几道、晏婴的哥哥。晏殊在仁宗期间曾历任要职,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世称“晏元献”。他以其文才著称,尤以词赋见长,其散文风格清新自然,诗风婉丽典雅,对后世影响深远。

  3. 作品主题:《送铅山周尉》通过描绘与友人别离的场景,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安舆方就养”可能指的是友人即将退休享受闲适的生活,而“黄绶岂辞遥”则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官职升迁的期望。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雅宁静的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

  4. 艺术特色:晏殊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不造作。他的五言律诗《送铅山周尉》便是如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友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在于其意境的营造,以及对人物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送铅山周尉》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值得一读,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为人们所重视。对于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了解宋代诗歌风貌、品味宋词风采的绝佳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