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松寄陈季常

遥闻连理松,托根黄麻城。
枝枝相钩带,叶叶同死生。
虽云金石姿,未免儿女情。
想应风月夕,满庭合欢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双松寄陈季常》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军桃源县(今江苏省句容市)人。北宋婉约派词人,被尊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作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2. 诗词原文:遥闻连理松,托根黄麻城。枝枝相钩带,叶叶同死生。虽云金石姿,未免儿女情。想应风月夕,满庭合欢声。
  3. 诗词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连理松的枝干相互勾连,叶子紧紧相连,即使拥有金石般坚固的形态,也无法摆脱人类的感情纠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情感世界复杂而微妙的特点。诗中的“风月夕”象征着美好时光,而“满庭合欢声”则传达出和谐与欢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自然之美的精神享受。
  4. 创作背景:关于《题双松寄陈季常》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资料较少,但根据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可以推测,此诗可能创作于秦观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寄希望于友情与自然美景中寻找慰藉和力量。诗中所表现的自然之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本质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题双松寄陈季常》不仅展现了秦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