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过雨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
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
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
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春过雨》是宋朝文学家袁说友的作品,原文如下: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袁说友(114年 - 12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宋绍兴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任溧阳簿,淳熙四年(1177年)任秘书丞兼权左司郎官,后调任池州、知临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
    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
    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
    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2. 诗歌赏析

  • 景物描写:《晚春过雨》通过对春雨和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和不舍。”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燕子在巢中窃窃私语,蜜蜂争先恐后地采集花粉,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则表现了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以及小溪边稀疏人家的宁静生活。
  1. 写作背景
  • 据考证,《晚春过雨》的作者是宋代的袁说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该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确定,但据传是在宋朝时期。由于袁说友的生平与创作活动主要在南宋时期,所以《晚春过雨》很可能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1. 文学价值
  • 《晚春过雨》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自然观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袁说友的《晚春过雨》不仅是一首表达惜春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