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 其一

天生栋梁姿,本作栋梁用。
岂其天下望,可使觖万众。
乾坤欲开泰,数定不可霿。
我公胸中秋,万宝一未种。
士其少须之,要以他日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郑惠叔的政绩和风采,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者的敬仰之情。

首联“建溪东岸小楼前,高阁重门向远连”,描绘了郑惠叔在建溪东岸的小楼上,其高阁重重,门向远方,展现出他的威严和气派。

颔联“一从公府去人地,谁复相看入梦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郑惠叔离去后的感慨。他曾经是公府的官员,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人世,谁还能像以前那样与他相见呢?这里的“公府”指的是郑惠叔曾经担任过的官职,而“人地”则表示他离开后,人们已经忘记了他的身影。

颈联“莫怪山城无好语,只应清节动江天”,则是对郑惠叔的赞美之情。虽然他身处山城之中,但因为他的清廉正直,使得江天为之动容。这里的“清节”指的是郑惠叔的高洁品质,而“动江天”则表明他的影响力之大。

最后一句“谁知此郡今为乐,却羡山人有涧泉”,则是表达了作者对郑惠叔的怀念之情。他不知道现在这个郡县为何如此快乐,但他知道山中的涧泉是多么的珍贵。这里的“山人”指的是郑惠叔,而“涧泉”则是指他的品格和品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