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
莫嫌山骨太坚峭,足使国珍充韫匮。
磨砻砥砺功日新,圭璧琮璜光可烛。
人生行己良独难,昼夜营营昏利欲。
欲为全德古君子,莫弃忠规甘谄曲。
忠规未必皆我友,言是人非亦可录。
彼虽蒙蔽不自知,察人过差穷隐伏。
圣人阃域未易到,责我谓我追遐躅。
观渠待我最深厚,我听其言当佩服。
端知良药苦难堪,已我沈疴功甚速。
古人闻过每欣喜,要令忠告来相续。
今我昏怠不自强,逆耳阔疏亲软熟。
嗟予未免世俗病,每读古书知不足。
今朝偶诵攻玉诗,从此闻善三薰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他山之石》并不是一个成语,正确的成语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拼音为tā shān zhī shí kě yǐ gōng yù”。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其含义是比喻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既指别的国家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指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意思是用别国的贤才来帮助自己,就像利用别山的石头来磨砺玉器一样。

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源自《诗经·小雅·鹤鸣》,其原意是指使用别国的贤才能帮助自己改进和提升。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化、历史及现代的语境之中,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可应用于国家或组织的治理和改革。例如,在个人层面,它可以鼓励人们向优秀的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在组织层面,它强调了引进外来人才,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政治领域,它被用于指导国家领导人如何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来优化自己的政策;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常以此激励学生向他人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在商业领域,企业家也会利用这一成语,强调通过合作和学习来增强竞争力。此外,在团队建设和个人发展等方面,这个成语都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即不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和资源,而是开放地寻求并利用外部资源以达成目标。

可以攻玉”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