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子问归明州

未酬行道志,抱道复东归。
老入江湖鬓,寒深雨雪衣。
客程烟树晚,乡梦海鱼肥。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连文凤的《送杜子问归明州》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宋词。这首词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同时也揭示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现实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思考。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词:

  1. 创作背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知识分子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和精神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连文凤通过创作《送杜子问归明州》,展现了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理解。

  2. 诗词原文
    未酬行道志,抱道复东归。
    老入江湖鬓,寒深雨雪衣。
    客程烟树晚,乡梦海鱼肥。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

  3. 词作解析

  • “未酬行道志”: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抱负的遗憾和无奈。
  • “抱道复东归”:暗示了诗人虽身在仕途之外,但仍然坚守着心中的信仰和理想。
  • “老入江湖鬓”:描绘了诗人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衰老的外在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苍凉和孤独。
  • “寒深雨雪衣”:以严寒和雨雪为喻,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 “客程烟树晚”: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寂寞与凄凉,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乡梦海鱼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家乡美食的向往。
  • “所恨交情浅,临岐别语稀”: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情感的淡薄和离别时的不舍。
  1. 词作鉴赏
  • 从字面上理解,此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留恋之情。然而,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揭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词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词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送杜子问归明州》不仅是连文凤对友人的一种深情厚谊的表达,更是宋代文人对于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与解读,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同时对于研究宋代文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