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怀故人

相思不成寐,风露夜漫漫。
明月此时好,故人何处看。
客愁杯酒尽,秋影一灯残。
空羡楼前雁,欲飞无羽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月怀故人》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一首著名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连文凤,字百正,号应山,福州三山人,宋末太学生,曾为官。他因宋朝灭亡而变姓名为罗公福,并常与遗老结社吟诗。他的诗作清切流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选入月泉吟社,并荣获第一名。
  2. 诗词原文:相思不成寐,风露夜漫漫。 明月此时好,故人何处看。 客愁杯酒尽,秋影一灯残。 空羡楼前雁,欲飞无羽翰。
  3. 词义解析:《对月怀故人》通过描绘中秋之夜对月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因思念远方亲人而产生的忧愁和孤寂。”明月此时好,故人何处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团聚时光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凄美。
  4. 艺术风格:《对月怀故人》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体验。这种跨越时空的美,至今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5. 历史影响:连文凤的《对月怀故人》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宋代,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词,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思念和孤独的经典之作。

《对月怀故人》作为宋代的一首优秀诗词,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传达了作者对于家国情怀的无限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