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于五月十二日晚间登上平云亭时,因见“平”字而引发出的联想和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五月十二日夜月明风清,江水澄澈如镜,游人稀少。我独自登上平云亭,看到“平”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在这里感叹时光的流转,岁月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此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