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欢声遍十龙。
元宵真赏与民同。
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
乘皓月,逐和风。
凉舆归去莫匆匆。
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
鹧鸪天 其十一 丙寅元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丙寅元夕》是宋代诗人郭应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更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这首诗的开篇“动地欢声遍十龙”便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代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庆祝,这首诗的开头就点明了这一主题。随后,作者描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真正享受:“元宵真赏与民同。”这句表达了节日中民众的广泛参与,使得节日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人的欢庆,而是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春天的景象与节日的快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视觉又情感上的强烈冲击。这里的“蓬壶”,即蓬莱仙岛,通常代表着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象征着人们在节日中的心境愉悦。
诗的最后一句“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则带出了节日的结束。这里的“乘皓月”意味着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进,而“逐和风”则是在和煦的春风中缓缓前行。最后一句“凉舆归去莫匆匆”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慢步回家的意境,也反映出节日过后的宁静与满足。
《鹧鸪天·丙寅元夕》不仅是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描写,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宋代元宵节图景,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普遍情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