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北山头二首 其二

朝登北山头,悠悠望江水。
水流无还期,人老行已矣。
劝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
生无死何有,原终乃知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诗中“水流无还期,人老行已矣”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而“劝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则表达了诗人劝慰世人、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朝登北山头,悠悠望江水。
    水流无还期,人老行已矣。
    劝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
    生无死何有,原终乃知始。

  2. 诗意解析

  • 时光无情:诗的开头“朝登北山头,悠悠望江水”描写了诗人清晨登上北山之巅,远眺江水的景象。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无奈。
  • 生命短暂:“水流无还期,人老行已矣。”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就像江水无法回流一样,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因此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 劝酒解忧:“劝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在这里,诗人以喝酒来安慰自己,同时也鼓励他人面对生活中的悲伤与喜悦,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豁达的人生观念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 生死哲理:“生无死何有,原终乃知始。”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对生死的看法:既然生命没有永恒,那么追求终极意义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他提倡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终点。
  1. 文化背景
  • 在宋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评。郭祥正作为一个时代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死亡的独特见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阶层对于生死观有着深刻的探讨,而郭祥正的作品则是这一探讨的反映。
  1. 艺术特点
  • 意象丰富:诗中的“江水”、“北山”、“樽酒”等意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情感和哲思的载体。
  • 语言简练:虽然诗句简短,但每一字每一句都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真挚:从整首诗歌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死亡的淡然,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学思想和丰富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