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大卿游凤池院

白云深处一轩开,凤去池空折野梅。
山接九龙争夭矫,路盘千骑久徘徊。
烟岚翠入樽前滴,水石深从涧底来。
谁与忘机此栖息,笑看林鸟下生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程大卿游凤池院》是宋代诗人陈襄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白云深处一轩开,凤去也空折野梅。 描述了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中,一座小轩敞开着,似乎在等待什么。一只美丽的凤凰已经飞走,只留下野梅花在空中飘落。
  • 山接九龙争夭矫,路盘千骑久徘徊。 山峦如同九龙一般蜿蜒曲折,而道路两旁则聚集了成群结队的骑士久久停留。
  • 烟岚翠入樽前滴,水石深从涧底来。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和青翠的颜色,仿佛可以感受到它们滴落在酒杯之中;而清澈的水从山涧流下,又汇聚于溪谷之间。
  1. 作者介绍
  • 陈襄(约1037年—1098年),字述古,号简斋,北宋著名诗人,官至朝奉大夫、直史馆、知州等职。他以诗著称,尤善写景与咏物,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诗词鉴赏
  • 自然之美: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如“九龙”、“千骑”以及“烟岚翠”、“水石深”,还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 意境深远:通过对凤池院这一特定场所的描写,陈襄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闲适。同时,诗中的“笑看林鸟下生台”也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态度。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陈襄的这首《和程大卿游凤池院》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它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象丰富,充满了诗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 文化传承: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该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和启示意义。

《和程大卿游凤池院》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喜欢宋诗的朋友或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