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瀛山岁未期,三州声称已齐飞。
欲将吏事文经术,独恐迂儒取世讥。
和如晦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如晦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作品。陈襄,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并称为“四先生”,在理学领域有显著贡献,其诗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及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陈襄,字述古,号东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学者,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青苗法而遭贬。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主张以吏事文经术相结合,反对迂腐的儒生,其诗文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如晦二首·其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作品原文:一别瀛山岁未期,三州声称已齐飞。欲将吏事文经术,独恐迂儒取世讥。
诗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首句“一别瀛山岁未期”描绘了作者离开家乡瀛州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次句“三州声称已齐飞”则展现了他在仕途上的抱负,希望在各个州郡都有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三句“欲将吏事文经术”体现了他想要通过处理政务的同时,也能够精通文学,即“文武双全”。然而,最后一句“独恐迂儒取世讥”则表达了他的担忧,担心那些迂腐的儒生会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受到世人的非议。
《和如晦二首·其二》不仅是陈襄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其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直接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所持有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