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毗陵郡图

平湖千里接荆溪,万顷良田不可堤。
我欲决渠疏积水,干塘江口地形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毗陵郡图》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作品之一。陈襄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水乡景象,通过平湖与荆溪的相接、良田和干塘江口的低地形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水乡特有的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诗中“平湖千里接荆溪,万顷良田不可堤”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宽广的平湖延伸至远方,而连接两岸的荆溪水流不息。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宋代水利灌溉技术的先进性。诗中的“我欲决渠疏积水,干塘江口地形低”,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决开河道、疏导积水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的愿景。这种水利工程在当时对于保证水稻等农作物的丰收至关重要。

在分析陈襄的《题毗陵郡图》时,可以发现,他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上,而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家乡水乡生活的深厚感情和对农业劳作的赞美。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陈襄的《题毗陵郡图》作为一首宋代的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地理风貌和水利工程技术,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家乡、对于农民生活的情感投入。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和科技成就,还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