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一振绝微言,末学方知祖道尊。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雷音一振绝微言,末学方知祖道尊。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自杭至宋留题永乐院》。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这是宋朝的一位皇帝宋神宗的年号,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表明了诗人从杭州出发前往浙江的绍兴府,途中路过永乐院。这可能是因为永乐院在杭州附近,或者因为诗人对佛教有着特殊的兴趣。
“观承天佛日广慧洎永乐四老上堂”描述了诗人在永乐院观看僧人修行的场景,以及他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其中,“承天佛日”、“广慧”、“永乐四老”等词汇都与佛教有关,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理解。
“因而留题”表明了诗人因为这次经历而留下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具体的感悟,但通过描写僧人修行的情景,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命运、因果等方面的思索。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理解和感悟的诗歌,通过对僧人修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