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洙赴举

天上奎星专主文,地下嵩岳惟降神。
含灵孕粹五百载,挺然间出非常人。
荥阳才子东山客,满腹精神太英特。
掞天辞藻驾曹王,炙地声华压元白。
等闲奋笔摛鸾龙,烟霄凛凛横辞锋。
稷下千人摧劲敌,昂头不敢争英雄。
吾皇新命招宏博,紫宙风清飞一鹗。
骊龙卧起沧海空,灿灿灵珠光满握。
明年二月春水来,桃花浪起龙门开。
青云岐路无多地,定须迅击狂风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洙赴举》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陈襄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陈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政的关注。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陈襄,字安道,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尤其擅长诗词,其诗风雄浑大气,富有时代特色。
  1. 诗歌内容
  • 首句引用典故:“天上奎星专主文,地下嵩获惟降神。”这句诗借用古代天象与人文的关联,隐喻文人应承担起传承文明的使命。
  • 描绘郑洙才情:“荥阳才子东山客,满腹精神太英特。”通过郑洙这一形象,展示了其非凡的才华和抱负。
  • 赞美郑洙才华:“掞天辞藻驾曹王,炙地声华压元白。”诗人用“掞天辞藻”形容郑洙的文采飞扬,“炙地声华”则比喻其声名远扬,压倒群雄。
  • 描述考试场景:“等间旧笔摛鸾龙,烟霄凛凛横辞锋。”这里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紧张气氛和激烈竞争,以及郑洙在此环境中的表现。
  • 展望前程:“明年二月春水来,桃花浪起龙门开。”诗人以春天的景象喻指郑洙即将到来的成功与荣耀。
  • 表达期盼之情:“青云岐路无多地,定须迅击狂风雷。”表达了对郑洙未来道路的期许,希望他能迅速取得成功,如同疾风骤雨般迅猛。
  1. 艺术手法
  • 使用典故:《送郑洙赴举》中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天文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 形象描写:通过对郑洙才情和人格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魅力。
  •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对郑洙未来成功的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1. 文化背景
  • 宋代文学: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咏史怀古诗。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宋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诗人往往通过诗歌抒发对这一制度及人才选拔的思考。
  1. 鉴赏角度
  • 文学价值: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诗人的创作技巧、语言运用、意象选择等方面。
  • 思想深度:从思想层面探讨诗中所蕴含的社会理想、文化传承和道德观念。
  • 美学风格:研究诗中的美学追求,如形式美、意境美等。

《送郑洙赴举》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陈襄对社会现状和人才选拔的深刻反思。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坚守。对于喜爱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