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谣

瑶姬不下巫阳台,山屏曙色连云开。
瞥见羲和整朝驭,放出金乌天上来。
炎炎六月方凝暑,天地生成渴霖雨。
呼号缩手太无端,憔悴群芳不为主。
吾当化出冲天羽,上与天公振雷鼓。
回却日轮,叱开水府。
六龙驱下饮洪涛,大作寒霖济区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苦热谣》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炎、旱情严重的古代宋诗,由陈襄所做。以下是对《苦热谣》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苦热谣》的作者是南宋文学家陈襄。
  • 创作时期:陈襄生活在宋朝,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稳定和繁荣发展之际。尽管社会表面看似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诸多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各种社会问题频发,民不聊生。
  1. 诗词内容
  • 描述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瑶姬(仙女)不下巫阳台的情景,暗示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干旱现象。山屏曙色连云开,表明天边的景象被太阳的余晖染成了金黄色,给人一种炎热而美丽的感觉。
  • 反映社会: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旱情时的无奈与焦虑。呼号缩手太无端,憔悴群芳不为主。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因为高温而感到不适和无助的状态,以及自然界中植物因缺水而凋敝的情形。
  • 表达情感:诗人表达了一种渴望降雨、恢复生机的情感。吾当化出冲天羽,上与天公振雷鼓。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愿意化身为能够带来雨水的力量,以唤醒大地的生机。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陈诗用词简练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象征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天地生成渴霖雨等自然现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政治失序和社会腐败的不满。
  • 情感抒发:整首诗歌充满了诗人对于旱情的关注和对于民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通过这些介绍可以看出,《苦热谣》不仅是一首描绘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诗人对于时事的深切关注和对于社会公正的强烈诉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