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季恭

正学元非世,能诗新有声。
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
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
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江季恭》是南宋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创作于宋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文论家。他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正学元非世,能诗新有声。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

  3. 诗歌解析

  • 首联“正学元非世”: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学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信念。这里的“元”意味着最初、最根本,表明儒家学问并非尘世之物,而是高于世俗之上的精神追求。
  • 颔联“能诗新有声”:赞美了作者自己的诗歌才能,认为其诗歌新颖而有声名。这里的“新有声”不仅指诗歌内容上的新鲜,也暗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
  • 颈联“诸公交郑季”: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批评。郑季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或学者,通过这句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文人社交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 尾联“病眼向谁明”:表现了诗人因疾病而视力不佳,无法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同时也隐喻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困惑和无力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语言特色。
  • 结构紧凑:虽然篇幅不大,但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 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送江季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邃思想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