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
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
两公意有馀,采采今未已。
尚念白头生,临风嗅霜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
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
两公意有馀,采采今未已。
尚念白头生,临风嗅霜蕊。
《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之一。此诗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春,当时诗人任徐州知州。子由与秦观同为苏轼之弟,二人皆善文章,以文会友,交谊深厚。苏轼有《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脚印,雪中何处觅踪迹。”此诗就是苏东坡用“雪泥”的典故来比喻兄弟二人的情谊。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景抒情,将雪泥比作自己的足迹,表达了对兄弟情深的赞美之情。全诗如下:
子由见和,复次其韵,因用前韵戏答之。
雪堂高阁压江城,异域风情旧有名。
一日不临风月地,十年尘土九京营。
雪堂高阁压江城,异域风情旧有名。
一日不临风月地,十年尘土九京营。
首句写雪堂、高阁的雄姿,下句写自己久居京城,不得脱出官场的束缚。次句写雪堂、高阁在异域风光中独树一帜。第三句写自己久居京城,无暇游赏,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末两句写雪堂、高阁虽美,但已久废不用。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堂、高阁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兄弟情谊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雪堂”和”高阁”也成为了后人怀念和追念苏轼的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