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取鱼如拾块,布网鸣舷攻腹背。
岂知激浊与清流,恐惧骈头牵翠带。
居士仁心到鱼鸟,会有微生化馀鲙。
宁容网目漏吞舟,谁能烹鲜作苛碎。
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濑。
生当得意落鸥边,何用封侯堕鸢外。
不如此鱼今得所,置身暗与神明会。
径须作记戒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提供的信息显示,《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陈师道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陈师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诗中,诗人描绘了秋天的西湖景象,霜降之后露出沙背,大鱼盘踞而小鱼自由游动,高丘上的水如带般流动,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联想到西湖的宁静与和谐。然而,诗人又通过“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等诗句,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要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态度。
这首诗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咫尺波涛有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的句子,暗示了即使是看似平静的水域也可能隐藏着危险,从而提醒人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最后,诗歌中的“微生化馀鱠”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其二》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它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态度的表达,展示了陈师道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