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五

胜日萱庭小,西风橘柚长。
天怜扇枕彩衣郎。
乞与淡云纤月、十分凉。
潋滟三危雾,氤氲百濯香。
年来椿树更苍苍。
不用蓝桥辛苦、捣玄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其五》是宋代文学家程垓的作品,也是词牌《南歌子》之一。下面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程垓简介:《南歌子·其五》的作者程垓字正伯,是南宋时期眉山人,苏轼中表的孙子。他与黄庭坚、陆游等有着深厚的文学交往,并留下了多篇诗词作品。
  • 仕途经历:程垓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游临安期间曾受到陆游的喜爱,但后来未久便回到四川,最终在绍熙三年(1192年)五十余岁时被杨万里推荐应贤良方正科。
  1. 作品原文
    《南歌子·其五》的原文如下: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侬分破秋光老,为问东君何事妆点,不教推出花枝秀?新月与疏星,相见隔山庭。洞房深静听宫莺。问夜如何过却,寄书空雁行。

  2.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据记载,此词作于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程垓已经五十五岁,正值人生的晚年。
  • 社会历史背景:《南歌子》作为词牌之一,有其特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而此词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1. 词作风格
  • 风格特点:程垓的词作通常以凄婉绵丽著称,他的词风格与黄庭坚相近,都擅长表达深情厚意。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程垓擅长运用对比手法,如上片的“暗绿”与“明红”形成了鲜明对照,增强了别离的氛围;下片则用乐景反衬出离别时的哀愁情绪。
  1.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南歌子·其五》通过对槐树绿、榴花开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 情感抒发:词中的“问夜如何过却”和“问书空雁行”,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友情难继的感慨和无奈。

《南歌子·其五》是一首集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词作者程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阅读和理解这样一篇词作,不仅能增加文学素养,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