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四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
华簪霭霭待萱堂。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
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
相如何日从长杨。
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玉臂符初换,银纱色更新》是清代史承谦的词作,而《南歌子·笑怕蔷薇罥》和《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分别是宋代苏轼和苏东坡的作品

《南歌子·其四》作为清代史承谦的一首词,展现了一幅细腻入微的女性形象:从玉臂符的更迭到银纱色的更新,描绘了女子新妆后的娇美与含蓄。“新妆罢,一含颦”,不仅描绘了女子妆容的精致,更是通过她微微蹙起的眉宇间流露出的微妙情感,传递了词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幅画面中,“碧罗团扇底,见红鳞”不仅是对物品的描写,更隐含了对女子隐秘情绪的揭示。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词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南歌子·其四》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都极具特色。如“子夜歌十六首(其四)”中黎景义的词作,则通过桃花与酒的比喻,展现了欢愉之余的情感流转。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文化的传承。

《南歌子·其四》及其衍生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深刻刻画以及对情感细腻捕捉的能力。无论是史承谦笔下的新妆女子,还是苏轼、苏东坡等文人墨客的词作,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对于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