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化徐尉二首 其二

自折河桥柳,何人慰寂寥。
一书宁用靳,两舍未为遥。
瓜戍装应趣,荆扉兴自饶。
回头五云处,犹肯访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折河桥柳,何人慰寂寥。一书宁用靳,两舍未为遥。”这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寄兴化徐尉二首》中的第一首诗《其二》的开篇诗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陈造(1240年—1397年),字叔方,号放斋,又号嵩溪遗民,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与尤袤、陆游、范成大合称“南宋四大家”。
  1. 诗歌原文
    自折河桥柳,何人慰寂寥。
    一书宁用靳,两舍未为遥。
    瓜戍装应趣,荆扉兴自饶。
    回头五云处,犹肯访渔樵。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徐尉府邸的思念之情。诗中“自折河桥柳”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何人慰寂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得到慰藉的心情。
  • 意象运用:诗中“书窗了白驹”利用了“白驹过隙”这一成语,寓意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瓜戍装应趣,荆扉兴自饶”中的“瓜戍”和“荆扉”也是典型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边疆和隐居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状态的追求。
  • 哲理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徐尉府邸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了人生的得与失、荣与辱、得与失之间的关联,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寄兴化徐尉二首》是陈造在南宋末年写给徐尉府邸的一封书信。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领略到宋代诗词的独特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