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虎丘二首 其二

令节携壶客,当年伏虎山。
诗成云气上,人语画图间。
官作三年住,时须半日闲。
从今碧眼老,几送醉中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令节携壶客,当年伏虎山。诗成云气上,人语画图间。”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陈造的《再游虎丘二首·其二》。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陈造,字景初,号后山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陆游、范成大等人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
  • 创作成就:陈造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而著称,其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风格,也有婉约派的特点,被后人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擘”。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令节携壶客,当年伏虎山。诗成云气上,人语画图间。”
  • 诗意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虎丘游览的情景。诗人携带酒壶,踏遍了当年虎丘的山岭。当他吟咏完诗篇时,仿佛有如云彩般的气势升腾在空中,同时耳边也仿佛能听到人们谈论着画中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虎丘的自然美和文化积淀。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虎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景色的描绘上,更渗透在整首诗的创作过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裂。在这样的背景下,陈造的诗作往往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感慨。虎丘作为苏州的著名景点,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寄托哀愁和抒发情怀的对象。
  • 个人经历:陈造本人也曾因政治原因流亡到外地,这种人生经历也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他的诗歌往往带有一股孤寂和忧郁的气息,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诗词赏析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令节携壶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们一起欢聚畅饮的情景,“当年伏虎山”则暗示了虎丘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此外,“诗成云气上,人语画图间”更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空灵而又生动的画面。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虎丘的山水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缅怀。诗中的每个字都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使人不禁产生共鸣。
  1. 文化影响
  • 文化遗产:虎丘不仅是苏州的一处风景名胜,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陈造的《再游虎丘二首》等诗作,成为后人研究虎丘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虎丘的自然风光,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艺术价值:陈造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他的诗风独特,既有豪放派的豪迈,又有婉约派的柔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造的《再游虎丘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还可以领略陈造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