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鹤寿薛象先

日与山农共一廛,不应家有四乘轩。
殷勤分送平斋下,为看蟠桃熟几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以两鹤寿薛象先》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信息
  • 生平背景: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师从郑伯熊、薛季宣,与张栻、吕祖谦等文人交好,在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
  • 政治生涯:孝宗乾道八年中进士后,陈傅良历任通判福州、吏部员外郎等职。他在光宗绍熙四年至宁宗即位期间担任中书舍人兼侍读等职务,为官清廉,直言不讳。
  1. 诗歌内容
  • 诗句解读:日与山农共一廛,不应家有四乘轩。殷勤分送平齐下,为看蟠桃熟几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勤劳耕作的画面。”日与山农共一廛”意味着他每日与农民共同劳作于田间地头;”不应家有四乘轩”则反映了他朴素的生活态度,家中并不豪华,只有一辆小车供出行之用;”殷勤分送平齐下”则展现了他对农民的关怀,经常将食物或物资送到他们手中;最后一句”为看蟠桃熟几年”则寄托了他对未来丰收的美好期望。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以两鹤寿薛象先》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心。
  • 文化内涵:该诗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它传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怀。

《以两鹤寿薛象先》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文学作品,也是陈傅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