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于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应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掀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古诗。
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是宋代温州瑞安人。他不仅是文才出众的学者,还是师从郑伯熊、薛季宣的文学巨擘。他与张栻、吕祖谦等文化名人交游甚密,共同推动着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他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作品多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这首诗,表达了陈傅良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十年未见的情感纠葛和相互牵挂。同时,也表达了陈傅良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切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