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狂虏

狂虏何时静,干戈卒未休。
乾坤犹半拆,汴泗自东流。
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
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狂虏》是宋代诗人陈必复的作品,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陈必复表达了对时局混乱和战争不休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末年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频繁。当时,北方的辽国和金国不断侵扰宋朝边疆,而国内的党争和战乱也使得社会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必复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的忧思,其情感深沉,意境宏大。

《咏狂虏》的原文如下:

狂虏保时静,干戈卒未休。
乾坤犹半拆,汴泗自东流。
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
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

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十分清晰。首联“狂虏保时静,干戈卒未休”直接点题,指出虽然暂时看似安宁,但实际上战事并未停止;次联“乾坤犹半拆,汴泗自东流”描绘了国土破碎、战火连绵的景象;接下来的“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则用动物的嘶鸣和秋风来象征国破家亡的凄凉;尾联“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批评那些苟且偷安之人,他们的行为让整个国家的耻辱永世难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陈必复的《咏狂虏》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篇反映时代风云、抒发个人情怀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