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 其十 和下山

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
就拓宏模须大手,非为谄语病丁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淳的《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其十 和下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的诗作。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陈淳,字宗远,号东阳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 作品成就:陈淳的诗歌以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见长,其代表作有《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 诗词内容
  • 开篇描写:诗的首两句“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环境优雅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为接下来的诗句奠定了情感基调。
  • 中段赞颂:“就拓宏模须大手,非为谄语病丁畦。”这两句表达了对傅侍郎才干和人品的高度赞扬。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将傅侍郎比作山岳,既高大又稳固,象征着其在社会和国家中的崇高地位。
  • 结尾寄托:“猿诗词”则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猿声清越,象征着朋友间的默契与和谐;而诗词则是他们共同的语言,记录着彼此的情感与经历。
  1. 艺术特色
  •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山川、树木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叹之情。
  • 用典巧妙:在诗中巧妙地运用典故,如“三山昂首状魁嵬”,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富有层次。
  • 意象鲜明:诗人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诗意的画卷,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其十 和下山》不仅是一篇表现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美的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