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公雅相庆 其二

尚书足勋业,振迹自穷儒。
清德逾三世,忠名满八区。
诗才推道蕴,玄旨赖童乌。
岂厌隆中卧,惭无八阵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沈公雅相庆 其二》是宋代诗人陈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尚书的勋业和忠名以及自己对诗歌的推崇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文学艺术的热爱。

陈渊,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为了解这首作品提供了重要视角。陈渊早年跟随二程学道,后来师从杨时,受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熏陶。陈渊的仕途生涯也颇为波折。高宗绍兴五年,他被廖刚等人举荐,并最终得以赐进士出身。然而,由于直言不讳地批评秦桧亲党郑亿年的行为,导致其遭受排挤,一度被主管台州崇道观。这种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矛盾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在写作《次韵沈公雅相庆 其二》时,陈渊可能正处于政治上较为艰难的时期。他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对文学与道德的追求,还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及对正义的坚持。陈渊通过使用“尚书足勋业”这一句子,展现了对官员功绩的赞美,而“清德逾三世,忠名满八区”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家族世代的高洁品德和崇高名誉。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陈渊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道德的期望。

《次韵沈公雅相庆 其二》中的诗句“诗才推道蕴”和“玄旨赖童乌”,则突出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理解及其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通过对诗歌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诗人试图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文化价值。陈渊的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化素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次韵沈公雅相庆 其二》不仅是陈渊个人的诗歌创作,也是其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传承也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