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秋举失利出门用中相饯夜步河上留别

太平今日古无邻,触目郊原事事新。
年少自应迷鼓吹,野人终是厌埃尘。
忘怀处世思同俗,有事关心不为身。
药石有能医久痼,此生宁复怨垂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二十二日秋举失利出门用中相饯夜步河上留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杜甫因参加“三贤之哭”而失败,心情十分郁闷。他与友人王粲、高适同游曲江池子,饮酒赋诗。但当夜风雪来临后,他不得不离开朋友,独自步行至城外,与他们依依话别。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九月二十二日秋举失利出门用中相饯夜步河上留别
乾坤日夜浮云过,忧患潜形四十年。
霜露所沾知为白,珪璋无状幸先妍。
中宵酒醒长淮月,巨舰一来天地旋。
忆昨论文陪凤历,今晨走马去鹰鹯。

这首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愤懑。首联写诗人自少年时起就饱经忧患,到如今已四十余年;颔联写诗人虽老而未衰,仍怀有报国之心。颈联由眼前景象想到国家命运,感慨万千,暗喻自己如大鹏鸟一般志向远大,却不幸生不逢时,只能任人驱遣,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昏暗、小人当道的不满和忧虑;尾联回忆当年与友人一起研究学问、探讨治国方略的情景,现在自己却被弃诸门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离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